close

  紅網專題:湖南糧油健康生態行
  紅網長沙7月1日訊(記者 馮鈞 廖潔 通訊員 周聰穎)湖南道縣的壽雁鎮玉蟾岩,出土了兼具野生稻特征的栽培稻炭化稻粒,經國家文物局鑒定為18000年到22000年,是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栽培稻。常德澧縣城頭山,發現了世界最古老的水稻田,距今6500年以前。有關專家透露,這一記錄很快將被同在澧縣的另一塊古稻田打破。這些物證的陸續被髮現,足以說明湖南稻作的歷史深遠而厚重。稻作文化在時間積澱的沃土中發芽綻放,多姿多彩。
  “湖南稻作文化對於中國和世界的貢獻是巨大的。圍繞稻作衍生出各種文化,推進人類歷史不斷向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院長、國家稻穀及副產物深加工工程實驗室主任林親錄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記者:湖南在考古方面的哪些證據可以佐證湖南稻作文化有著深遠而悠久的歷史?
  林親錄:湖南境內很多地方發現了稻作遺址,地域分佈之廣,時間跨度之大,在國內外罕見。據王佩良等學者研究和相關專家考證,在遠古時代湖南各地有許多野生稻禾。1981年茶陵堯水鄉艾里村發現了野生稻禾,專家稱之為“茶陵野生稻”。江永至今還有成片的野生稻禾。1993年和1995年,考古專家在永州道縣發掘玉蟾岩時,發現了4粒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稻穀,該遺址還出土了鋤形石器。
  早在新石器時代,湖南即開始了水稻耕作。在長期的稻作生產中,湖南形成了豐富的、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稻作文化,在民間信仰、歲時節氣、民間游藝方面莫不有所體現。如農曆六月初六是城步苗族自治縣的傳統農祀節“禾兜節”。每到這一天,農人殺鴨敬五穀大神,並宴請親朋友鄰。吃飯前,主人戴著斗笠到田頭給五穀大神掛青,設酒祭奠。直接或間接反映稻作生產的傳說故事、民間藝術不勝枚舉。如湘西土家族《梯瑪歌》、苗族《古老話》、侗族《侗歌》、瑤族《盤王大歌》,苗、瑤民族的盤瓤圖騰等。其中,侗族大歌最為有名。它來源於水稻民族的自然歌唱、勞動傳承、愛情訴說和人間友愛,如同一部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和聲的民間合唱音樂。它是侗族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湖南數千年稻作文化的優秀結晶。湖南各地方言里有許多反映物候農事的農諺,如“清明前後,撒谷種豆”、“穀雨前,好種棉”、“小暑小割,大暑大割”等饒有趣味,而且成為具有指導意義的農業種植口訣。
  記者:為什麼說水稻人工栽培技術的發明對世界有著巨大貢獻?
  林親錄:目前,全世界有30多億人以大米為主食,水稻人工栽培技術的發明,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針對水稻最先發明地,全世界爭論長達200多年之久。到了19世紀末,輿論漸漸傾向於中國。
  1995年的中國十大考古成果之一是道縣發掘,道縣曾經屬於廣西,今屬於湖南省永州市,古代是壯族祖先蒼梧部的地域。蒼梧部是壯族先民中強大的部落。
  水稻人工栽培發明之後,有一個漫長的培育和摸索生產實踐過程,2000年到3000年前,由於壯族以及壯侗(侗台)語族民族不斷向東南亞遷徙,水稻人工栽培法逐步擴散到世界各地,成為全世界大多數人口賴以生存的基礎。
  記者:稻作的歷史對於稻米產業的發展有什麼促進作用?
  林親錄:首先,促進了高緯度寒帶地區稻米產業發展。稻穀栽培起源於南方,隨著灌溉技術的發展、稻作文化和歷史的外延,稻穀栽培逐漸向高緯度的寒帶地區擴散,如我國的東北3省特別是黑龍江已成為我國大糧倉,黑龍江的稻穀(米)商品率在全國影響力越來越大,再如日本東北地區常年平均氣溫比黑龍江還低,但同樣也是日本稻穀主產區,其最古老的稻穀栽培技術是從我國古代大唐盛世時期引進的。
  其次,催生了稻穀栽培品種的多樣化。我國是世界上水稻品種最早有文字記錄的國家。《管子·地員》篇中記錄了10個水稻品種的名稱和它們適宜種植的土壤條件,初步提出不同品種適合不同氣候條件的種植理念。以後歷代農書以至一些詩文著作中也常有水稻品種的記述。宋代出現了專門記載水稻品種及其生育、栽培特性的著作《禾譜》,各地地方志中也開始大量記載水稻的地方品種,已是秈、粳、糯分明,早、中、晚稻齊全。到明、清時期,這方面的記述更詳,尤以明代的《稻品》較為著名。歷代通過自然變異、人工選擇等途徑,陸續培育的具有特殊性狀的品種有別具香味的香稻,特別適於釀酒的糯稻,可以一年兩熟或災後補種的特別早熟品種,耐低溫、旱澇和耐鹽鹼的品種,以及再生力特強的品種等。現在保存的水稻品種約有3萬多種,這是幾千年來變異選擇的結果。
  再次,促推稻穀栽培技術發展和耕作制度的進步。早期水稻的種植主要是“火耕水耨”。東漢時水稻技術有所發展,南方已出現比較進步的耕地、插秧、收割等操作技術。唐代以後,南方稻田由於曲轅犁的使用而提高了勞動效率和耕田質量,併在北方旱地耕-耙-耱整地技術的影響下,逐步形成一套適用於水田的耕-耙-耖整地技術。到南宋時期,《陳旉農書》中對於早稻田、晚稻田、山區低濕寒冷田和平原稻田等都已提出整地的具體標準和操作方法,整地技術更臻完善。早期的水稻都行直播。稻的移栽大約始自漢代,當時主要是為了減輕草害。以後南方稻作發展,移栽才以增加複種、剋服季節矛盾為主要目的。移栽先需育秧。《陳旉農書》提出培育壯秧的3個措施是:“種之以時”、“擇地得宜”和“用糞得理”,即播種要適時、秧田要選得確當、施肥要合理。宋以後,歷代農書對於各種秧田技術,包括浸種催芽、秧齡掌握、肥水管理、插秧密度等,又有進一步的詳細敘述,中國水稻的發展還與農田水利建設有密切關係。陝西省漢墓出土的陂池稻田模型中有閘門、出水口、十字形田埂等,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稻田水源和灌溉的佈局。在水稻灌溉技術方面,早在西漢《氾勝之書》中已提到用進水口和出水口相直或相錯的方法調節灌溉水的溫度。北魏《齊民要術》中首次提到稻田排水乾田對於防止倒伏、促進髮根和養分吸收的作用,為後世“烤田”技術的濫觴。
  水稻原產熱帶低緯度地區,要在短日照條件下才能開花結實,一年只能種植一季。自從有了對短日照不敏感的早稻類型品種,水稻種植範圍就漸向夏季日照較長的黃河流域推進,而在南方當地就可一年種植兩季以至三季。
  時間也讓稻米產業變得多姿多彩。隨著國內、國際市場的發展,稻穀(米)加工業蓬勃興起,稻穀原糧世界每年的貿易量在3000萬噸左右,以稻穀(米)為原料的初加工和深加工產品品種有幾百種之多,國內僅湯圓一個產品年產值在100億元左右,長江以南米線年產值200億元以上。  (原標題:林親錄:湖南稻文化對世界貢獻巨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p56opspk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